iSaac

一个实体店商家转型新零售的自述

双十一购物节闹的沸沸扬扬,各大电商平台活动花样百出,身边的店主朋友唉声叹气认为抢占了线下份额,但是笔者作为一个实体店主不以为然,中国零售在线下,实体店有着不可动摇的根基。笔者作为使用兔兔优店的第一批店主,以自己使用的心得体会教大家如何运用新零售工具来实现线下+线上的转型。

l 兔兔优店是什么?

其实兔兔优店就是一款通过一部手机就能解决实体店流量问题的工具,通过线上+线下,线上手机端一件上货、一键设置拼团、秒杀、砍价等等,线下通过消费码增加消费者粘性,让新顾客更多,让老客户粘性更强。它让店老板拼自己的团、卖自己的货,无扣点,真正做到不牵制于平台规则,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那么讲完了使用的工具是什么,我们再来说说如何运用到实战。

l 社区店经营核心是周边人群的运营

过去,在社区市场,商超与便利店,分别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而如今商超的阳关道变成了独木桥,而便利店的独木桥却变成了阳关道。商超和便利店这两个传统零售业态,以及社区这个此前不曾被重视的消费场景,在今年成为了新零售变革的先行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对于社区店来说,社区店所服务的消费群体更加精准,便民性是社区店的核心竞争力。社区店最主要依靠的核心就是周边社区人群,让消费者更准确的到店消费,加之周边社区的店铺类型多样化,消费者不出几步路即可满足基本的吃喝玩乐,这些是商超所无法解决的。

那么对于这区店来说,首先要找准定位,定位目标消费人群,社区是以居家型为主的,都是拖家带口的,这类人群相对稳定,重复购买和转介率很高。商品房居住人群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同时对于商品的品质需求普遍较高;城中村的居住人群相对复杂一些,其人员流动性也大,对于不同的居住人群要有不同的销售策略。但不管是哪一类,社区周边人群对于周边社区店的黏性都非常大,社区居民会依赖于社区便利店所带来的便利性、精准性、实惠性和信任度。

l 老客户是社区店生存发展之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面讲到,社区店所依附的消费群体是周边社区人群,那么在这些周边社区人群消费者群体中,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部分消费者,那就是老客户。

很多社区店对于新客户与老客户之前的关系比较模糊,新客户带来的是更多的直观消费流量,而老客户多带来的是更多的附带价值消费流量,想一下,一位老客户的转介消费,价值远高于新消费者的直接消费。

新消费者是社区店正常经营运转的基础,那么老客户就是社区店生存发展的根本。所以,维系老客户关系,是社区店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

l 互联网时代用好工具粘住客户是方法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运用好互联网所带来的便捷性来提升经营利润,这是社区店店老板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运营能力。

就目前互联网市场,某团和饿某某呈现出两家分晋的局面,对于一线消费市场而言,就目前两家的消费场景还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但对于二三线,甚至四线的消费市场,高昂的客单提点以及跑腿费用,既不会增加老顾客的消费黏性,也不会成为新消费者的必要选择,可以说这是制约门店依附互联网进行营销的首要因素。

对于高毛利的店铺,比如:餐饮店、水果店,也许可以在两大平台找到发展路径,但是同样无法解决周边社区消费群体的便利性,试想,普通消费者单纯的只是想足不出户买到社区旁边的水果而已,为何要额外支付跑腿费和购买加价后的产品?而对于低毛利的便利店来说,透明的价格,并不能为其解决消费者最直接、最根本的消费需求。

l 一部手机玩转店铺营销

移动端营销对于线下市场来说,刺激性不够强,如何使用一部手机玩转店铺营销,成为了实体店主特别关心的问题。

首先,具备手机营销的基本要求是要有支付功能,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两大集成式支付平台——支付宝、微信,但基于这两种支付功能更多的是维系线上消费者和平台之间的关系,无法做到线下流通式消费场景的消费者粘性,最多的场景就是支付完成后关闭支付界面离开。如何改变目前的支付现状,让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支付习惯,成为了移动端营销的首要解决对象。笔者在使用兔兔优店过程中,利用兔兔优店的消费码进行收款操作,笔笔消费者享到店支付红包,笔者经营的是普通便利店,除了烟酒不享受满减折扣外,到店消费满30元可以使用5元支付红包,无形拉升消费者粘性。

当天产生交易额

其次,当消费者形成了良好的支付习惯后,利用兔兔优店工具让这些消费者形成消费粘性,成为了实体店主的第二步营销策略,适机建立起消费者群,似乎成为了不二之选。建立消费者群,增加群互动性,活跃群成员,从而沉淀粘性消费者、老顾客。

开团10分钟拼团待提货89单

最后,利用兔兔优店所带来的营销功能,比如:拼团、砍价等,以笔者店铺为例,笔者会不定期设置秒杀产品,定期开拼团,利用秒杀来拉动消费者积极性,运用拼团来实现盈利目的。利用低客单价引流,从而带动高客单消费,使商品快速裂变,积攒人气商品,从而拉动群消费,进而增加群活跃性,达到移动端营销目的。


评论